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十萬買組訊,淋雨換鏡頭,揭秘短劇童星的成名陷阱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作者|阿楚


“熬夜是常態,最久的一次熬了兩天,中間只睡了兩個小時。”

“一部55集的短劇,哭戲就占了50集,演完孩子性格都變得敏感了。”


“第一場戲就是淋雨,孩子整個人都被澆懵了。”

短劇的興起,確實給家長和小孩更多實現“童星夢”的機會。尤其是今年上半年,萌寶題材甚至成為短劇行業的爆款,主演日薪2000-5000成了一個常態。但在與家長和業內人士的對話中,娛樂資本論也看到短劇小演員行業的另一面。

從入圈開始,家長就要與信息差作斗爭,花錢進群看組訊只是第一步。如果沒能演到爆款成為頭部,後續還需要繼續“投資”掛靠演員經紀或者小演員培訓機構,獲得更多出演機會。

拍攝期間,小演員也很難回避熬夜、淋雨、大哭等“虐身又虐心”的情況,更棘手的是短劇草莽發展期,一些不合邏輯的劇情對小演員的心理造成影響。

不少家長表示,在選劇本時會拒絕有“虐小孩”情節的劇,有少兒不宜情節、台詞爆粗口的劇本不能接,有家長甚至不想接有多個小孩的劇,“怕幾個小孩在一起吵架”。小演員芊芊的媽媽曾拒絕過一個劇本,因為要求“孩子在KTV衛生間看成人親密戲”。還有短劇出現女主開車反復撞向自己孩子的離譜劇情。

頭部制片人小徐告訴娛樂資本論,在拍攝到一些涉及吵架、霸凌、凶殺等負面情節時,劇組會特別告知小演員“這些劇情都是不對的,拍出來是為了警示大家。”

但更多時候,劇組對小演員的身心健康的關注還需要更多制度上、規則上的約束。

經歷了這一系列“磨難”後,短劇小演員還面臨著出路不定、未來迷茫的困境,大多數小孩在小升初之後只能放棄演戲,但之前經常熬夜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已無法挽回。


盡管短劇的大量生產造出了更多“童星夢”,但最終這也只是少數人的游戲。

(西西、妙妙、小米、阿利、蝦米、小徐都是化名)

#本文已采訪九位相關人士,他們也是「娛樂資本論」2025年采訪的第359-367位采訪對象




入局先拼“家底”,金錢鋪路成常態

演員的起跑線,藏著家庭資源的巨大鴻溝。

與星二代們可以輕松進入娛樂圈,搭檔大明星,演大導演的戲類似,短劇小演員的家長們也常有圈內資源。

演過爆款劇的蝦米是從廣告圈轉入短劇圈的,他的媽媽其實手握“內部資源”,因其親戚在短劇剪輯公司工作,萌寶題材劇本直接遞上門。試戲當天就確定了人選,作品播出後即登頂劇查查熱力榜NO.1,至今片約不斷,檔期常常排滿下個月。

對少數手握資源的孩子來說,被經紀人發掘後,幾乎不費力氣就能成為 “小主角”,再穩步成長為絕對的男女主;但對更多家庭而言,入圈更像一場需要 “家底” 支撐的硬仗。

破除信息差只是第一步。小米的媽媽將孩子掛靠經紀機構的入門費動輒1萬至10萬,只為擠進能看到劇組信息的微信群。“很多家長交了10萬,一個角色都沒拿到,機構只說孩子‘資料不行’。”

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456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53 秒